红色惊艳的纳米比亚

频道:旅行 日期: 浏览:1200

非洲,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。熟悉的关键词里有第三世界、奴隶制;战乱、难民、瘟疫;一片污浊环境的贫民窟,传染病;严重缺水,龟裂的土地,缺医少药;贫穷贫困贫瘠……。陌生是其神秘的、未知的部分。听说有组团去非洲的纳米比亚,原称西南非洲,顿时,休闲逍遥沉睡了一段时间的大脑被激活,开始重点留意纳国的一切信息。(世界地图非洲部分,纳国行程图)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,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旅行。越是无缘无故说走就走,原因越是隐藏很深难得破解,是吗?终于,一切准备停当(去纳国不用打预防疫苗,还蛮庆幸的),带着清凉油、驱蚊剂和药品,防晒装备,加上行装,一咬牙一跺脚,出发啦。目的地——非洲纳米比亚!

谁知道,即将启程的前一周,一架埃塞俄比亚波音737-x8飞机失事了,我们赴纳米旅行团一行16人是在恐慌阴影笼罩下出发的,尽管大家都在自我安慰,但对此行的安全预期还是心有余悸,心怀忐忑的。好消息是我们在托运行李时得知,埃塞俄比亚的波音737也停飞了,都换成了空客飞机。为安抚我们不安的心情,旅行公司还为我们每个人买了双份保险,而我们在暗暗祷告,但愿保险不要生效哦。

2019年3月14日24点我们乘坐的埃塞俄比亚空客350从浦东机场起飞,次日早晨的6:45分抵达埃塞俄比亚的机场,加上时差6小时左右,上海浦东到埃国飞行了大约12-13小时。当地时间上午8:00在埃塞俄比亚转机飞纳米比亚,下午1:30分飞抵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,飞行大约5个多小时。此行加转机等候时间近20小时。

当我们看到非洲大地的第一屡曙光时,还是蛮兴奋的,那浓浓的赭红色朝霞犹如一抹彩带,欢迎我们千里迢迢,不远万里来到这遥远而神奇的地方。

非洲,我来啦。埃塞俄比亚机场,即将转机飞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。

离开温得和克,前往苏丝斯黎。一路上,荒凉寂静,荒无人烟,什么都没有,只有沙、碎石、干枯的树木、低矮的或是躺倒在沙漠中的绿色灌木;只有风和远处起伏的山峦,偶尔遇见车和扬起的尘土,偶尔看到几棵合欢树。乘坐的大巴在沙石子路上颠簸摇晃了5-6小时,脑海里不停闪现“生死、绝望”和“期盼、希望”。

纳国不少人住的是铁皮屋,屋子被油漆刷成各种颜色,阳光下,屋子发着光亮,成了途中的一道风景线。

纳米比亚的意思是广阔无垠的沙漠。终于在临近黄昏时,赶到了偌克陆夫国家公园,来到了美丽的红沙漠,明信片上的最美的45号沙丘前(距离国家公园门口45公里)。立刻,被眼前的景致震撼,蓝天下,红色沙丘突然矗在眼前(这里的沙丘最高海拔325米),此时,一路的舟车劳顿全然消失,团员们个个像打了鸡血,赶在日落前向沙丘冲顶。

沙丘朝着夕阳部分整体呈铁锈红色,与它背光部分的深褐色,光影之间形成一条自然优美的曲线,无法用言语形容它的美,只有感叹大自然的造化,鬼斧神工。

这里的沙漠成形于八千万年前,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。因为沙漠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,氧化后便形成了世界独一无二的红色沙漠,也是纳米比亚人引以为傲的壮观景色。当突然站在沙丘前,置身沙海之中时,不仅仅是震撼,还有不知所措的那种“没了”自己的眩晕感觉,简直“蒙了”,一时都不知从全景的那一处下手取景。

夕阳还十分灿烂,夕阳下的红沙漠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。沙丘被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分割;沙坡被日夜风塑成或是荡漾波纹,或是不含一丝涟纹;这里的铁锈红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。于是,满眼皆是畅快,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,明明净净。色彩单纯到了圣洁,气韵委和到了崇高。美得如此惊艳。

看着沙丘,跟着大家开始往上爬。沙丘并不算太高,但是爬起来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,坡度很陡,且一步一个深坑,脚几乎全部陷入沙坑里,再拔出脚向上走一步有些吃力,于是,低着头紧紧追着前面的队友,但还是渐渐与队友拉开距离。等爬到山丘3/2高度,队友已经拍到了座在山顶看夕阳的照片。才知道自己果然力不从心,再看看天色渐暗,晚霞褪去,山色也没有先前红亮,不再犹豫要不要登顶了,干脆一屁股就地坐下看风景,好喜欢这样一个人的感觉。

离开时还不忘抓拍剪影般的沙丘美景。

暮色下,我们下榻公园内的沙漠山庄酒店。

夜晚,沙漠山庄沉静在一片漆黑的夜色中。在舒适如家的山庄里,暂时忘了旅途疲劳,早早入睡了,为了明日早起等候更大的惊喜。

凌晨4点左右,我们按照导游小霍的提议,果然幸运地看到了沙漠天空满天的繁星和银河。由于没有专业相机,自己无法拍摄到所见美景,只能借用团队摄影老师拍到的照片和自己打卡照片拼图,记录当时的情形了。

次日,又是一个沙漠晴朗天,我们将离开沙漠山庄,驱车前往苏丝斯黎的另一个奇观异景“死亡谷”。

开车子开到非洲来了,还蛮酷的吧。

又出发了。在蓝天白云和温暖的朝阳一路伴随下,我们驱车再次途径公园红沙漠。两边六十公里延绵起伏的沙丘,橘红色褐色浅黄色尽显撞色风采,风吹形成的各种神奇的沙丘轮廓曲线各领风骚。

这里没有撒哈的浪漫,也没有戈壁的浩瀚,但是,这里有世界最变幻多彩的沙丘。

一路上,当我不舍地凝视着不断闪过的红沙漠画面时,好像红沙漠也在注视着我这远方来的闯入者渐渐离去。

“死亡谷”是指干涸的沼泽或湖泊。它位于纳米比亚偌克陆夫国家公园。在近900年问时间里,这里寸草不生,没有任何生命迹象。

洼地周围都是沙丘,其中耸立着世界上最高的沙丘,高约400米。沙丘中间有一小块白色洼地,与四周红沙丘形成鲜明对比。

周围沙丘连绵起伏,车子进不去,接下来只有步行了。

白色洼地里面的姿态各异的枯树“死而不倒”,一棵棵地站立了近千年了。红的沙丘,白色的洼地,黑色枯树,稀疏排列,随机组合,千姿百态,构成了一幅苍凉凄美的立体画作,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,特别是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。由于枯树自带“骆驼刺”,令不少游人和摄影爱好者曾饱受被刺的痛。

更糟糕的是,这里的常见的降雨也不复存在。树木慢慢死去,变干,毒辣的阳光将其烤焦,使它们的外表变黑,沙丘变成橙红色。

900年历史的枯树墓地,凄凉悲怆的景象令人过目难忘。

纳米比亚更是个多姿多彩的世界。奇特珍贵的箭袋树林是纳米比亚国家级名胜区。箭袋树(又称树芦荟)生长及其缓慢,但是,它成为大自然中生命顽强,外观独特的植物,一米左右的箭袋树,需要十几年的生长时间,售价也会达到几千纳币。因此,此物变得稀少珍贵。当地人把它当成是财富和幸运的象征。纳米比亚的硬币上也有此物。

日落时分我们去欣赏剪影般的箭袋树。

不同的光线作用,箭袋树林的神采各异画面,出彩惊艳。

箭袋树林里,等候晚霞,相约朝霞

欣赏朝霞、晚霞、夜晚中的箭袋树林。

这里有非洲最壮观的岩石雕刻壁画遗迹,2000多个露天岩石雕刻壁画散落在砖红色峡谷中,是史前人类精美岩画的露天博物馆。

2007年,颓废方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。是纳米比亚第一个世界遗产。

鲸湾港濒临大西洋鲸湾,是纳米比亚的第二大城市,这里有巨大的盐场,火烈鸟遍布的堰湖。乘着游艇出海,还有鹈鹕、海狗与我们互动娱乐。

到这里时,天气条件不是太好,多云。但是,所见巨大盐场呈现出的粉红、粉黄、粉绿、粉蓝……交融成一幅美丽的写意画,犹如丝绸般质感。粉色盐田天空的云都反射出淡淡的粉色,实在是太惊艳太惊喜。据说,如果有太阳的话,盐田会呈紫色哦。

游轮带着我们观赏鹈鹕、海狗,品尝这里特有的海鲜。

队友与鹈鹕,抓拍成功!非常享受摄影的乐趣。

红色并不是火烈鸟本来的羽毛颜色,而是由于摄入了小虾、小鱼、藻类等不同的浮游生物所致。

1486年葡萄牙探险家在此海岸登陆纳米比亚,并在此竖立2米高的十字架,彰显葡萄牙国王的尊荣。十字角以此得名。这里聚集着大约十几万只海狗。海滩上,栈道两旁都是黑压压的海狗,成片的顺着海岸线绵延开去,与黄色的沙滩和灰蓝色的海水融为一体,颇为壮观。

这些宝贝究竟是海狗还是海狮?以我所见,以图所示,我称它们为海狗。它们懒懒的,可不太爱动哦。

身临其境,闻着空气里弥漫着的腥臊味(时间待长了,会受不了),听着一片嗷嗷叫声(有点像猪叫声音),看着它们一动不动的,当你靠近时,有点个头的它们会突然立起来,噗呲噗呲摇过来,还是寒蝉,迅速后退,过后,看着它们那憨态可掬的样子,有惊有乐哦。

三明治湾一个孤独纳米比亚的缩影。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丘之一。我们座上四驱越野车冲进沙丘,体验三明治湾沙丘的壮美,倒沙入海的惊艳魅力。

我们的座驾就如前车(图中那辆白色的车),一会儿冲上山丘,一会儿俯冲下来(俯角约40度),一会儿在沙漠平地上飞驰,如电影大片。虽然不比20年前澳洲帕斯冲沙惊险刺激,但是,在这个年龄又体验了一把,还是留下深刻的记忆。

高达百米以上的黄色沙丘与蓝色无垠的大西洋在这里相遇,海洋与沙丘形成巨大落差,造就了一道倒沙入海独特的风景。

在高耸的沙丘上,欣赏汹涌澎湃,白浪滔天的大西洋,观赏倒沙入海的世界奇观,感受最震撼的那一刻。

惊艳的纳米比亚,一半黄色沙漠,一半蓝色海洋。

大西洋海岸一艘搁浅了十多年的印度货船成了摄影师、画家眼中难得的取景点。画面感还不错吧。

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,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。南回归线经过的有澳洲、非洲、北美洲,经过非洲的就有十几个国家,纳国是其中之一。这里,周围没有建筑,没有人烟,一块再普通不过的南回归线标牌,不小心就错过了。

辛巴部落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,是一个行将消失的原始社会族群。这个部落维持着500年前的生活方式,一夫多妻制。这里的女子常年袒露上半身,以露乳为美,女人们用当地一种红石磨成粉混合黄油涂抹在皮肤和头发上,以此为美和抵抗强烈的太阳光,同时避免蚊虫叮咬。因此,辛巴人的皮肤永远是红色的,他们被称之为红泥人。

在当地向导引领下,大巴在一望无际的蝴蝶树林里试探着找着路前行了约40分钟,才进到辛巴部落的村子。村落里的屋子简陋,基本上是用当地一种蝴蝶树干搭成屋子结构后,再用牛羊粪和泥涂抹而成。村民的生活及其简陋,但是。他们的神情很平淡自然,习惯了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
天还没透亮,我们来到辛巴部落村庄,但见他们出屋来烧火取暖。

男人外出狩猎放牛打工,老幼妇弱留守村里。

辛巴部落的女子以红泥抹发为美,爱戴饰品。在村里,我们走走看看,发现她们有的人已经在使用手机(最简单的第一代老手机,只能打电话的那种)现代文明悄然进村了,原始部落还能留得住吗。

村民载歌载舞表达欢迎和快乐

村里的代表满心欢喜的接收我们带去的粮油等食品。

埃托沙国家公园是纳米比亚最大的国家公园,由德国殖民者于1907年建立,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。

我们在兵营集结,准备进发。

公园内为数不多的水塘,吸引各类野生动物来此畅饮。我们是一大早到的公园,看来,动物们还不渴,目前,只有一只瞪羚在池塘饮水,少有其他动物呢。

可爱可怜的瞪羚处于野生动物生物链中最底层。

我们从早上进公园,并在公园山庄住了一晚,第二天离开,有幸看到了非洲大象、长颈鹿群、斑马和角马的迁徙、瞪羚、狮子、猎豹、河马、鸵鸟等等珍禽奇兽。

身体颜色深的是公象,浅色的是母象。长颈鹿群也是难得一见的。

悠闲的非洲大象,斑马与角马慢悠悠在迁徙。

发现猎豹上树了,车都围了过来,一睹豺狼虎豹四大金刚之一的面目。可惜,这家伙就是深藏不露。

这里,虽然没有看见群马迁徙的更大场面,也没有近距离遇见豺狼虎豹,但是,非洲野生动物应有尽有,在一整天时间里,能看见的基本上已看到,我们是幸运的。

这座德国路德福音大教堂,是温得和克的标志性建筑。

两次入住温得和克的酒店

斯瓦科普蒙德酒店

1892年,德国人将斯瓦科普蒙德当做殖民地的登入口。出于殖民的需要,德国人一砖一瓦地建起了这座小镇。至今,在小镇走走看看,德式的教堂、民居、医院,犹如身处欧洲。

山庄驿站外观古朴独特,内部功能齐全现代。

舒适的庄园民居

海上玻璃房晚餐

啤酒屋,在纳米比亚最后的晚餐。

到那都提示你这里是非洲。

和非洲人民在一起。15-18世纪,荷兰、葡萄牙和英国先后入侵纳米比亚,1890年德国又占领其全境。一次大战期间,南非出兵占领了纳米比亚,对其统治和经济掠夺达75年之久。1990年3月21日,纳米比亚终於赢来了国家的独立,成立纳米比亚共和国。纳米比亚地广人少,80%多为黑人,此外有白人和有色人种。

我的纳米比亚印象红沙漠、死亡谷、箭袋树林、倒沙入海、野生动物、岩石画、辛巴部落,大自然风光,历史人文风貌,太惊艳太非洲;那一片片稀疏的林木,一座座蚂蚁洞穴,低矮的黄草,旷野中孤立着的合欢树,还有那远处的铁皮屋,很空旷很寂静太非洲;小镇的建筑风貌,山庄酒店庄园的环境风格,快餐自助餐海鲜大餐的风味,休闲浪漫的生活方式,惊险刺激的运动体验很现代太欧洲。旷野奇特的非洲景致,休闲浪漫的欧洲生活,就像夹心巧克力,外黑里白,甜腻适度,回味无穷。不虚此行,收获绝美和惊艳,收获惊喜和快乐!无缘无故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也可以很简单,在最好的时光,做想做的梦,去想去的地方。 纳米比亚的大自然风光丰富多彩,精美绝伦,是美术家、摄影爱好者、文艺青年的菜。十多天的旅行,留下太多的美好。篇幅有限,这里只能提纲挈领整理记录,留下回忆轨迹。以此篇感谢精心策划的团长,周到安排的旅游公司,不辞辛苦的霍导,互相帮助的团友,以及跟随9宫格出游的微友们。

2019.4.整理编辑

音乐:班得瑞《非洲梦想》谢谢大家,下篇再见!